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以文叙史
【纪事】回忆察哈尔家乡的抗日斗争岁月

肖瑟

(内蒙古公安学校)

我家在察哈尔右翼中旗金盆乡察汗哈达村“围子”队居住。该村位于阴山南麓,灰腾锡勒西段,依山傍水居住着三十多户蒙族、十来户汉族居民,是半农半牧区秀丽的小山村,东临独贵坝,西有巴日嘎斯太(转山子),是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  

“围子”队,在抗日时期很有些名气,是指察汗哈达村西段一座土砖结构的小城墙,东西1200米长,南北700多米,南墙有2个土石门洞,老百姓称之谓“围子”。围子中央建有自卫团兵丁住所,土木结构的一排十来间房子;建有一所学堂,村里二十多名学生在此读书,其中我们3名女生,是年我8岁;城墙内东西两侧墙根有3户居民,我家住在东墙根。

1938年秋天,有一天村里大人们小声议论着,非常神秘地相互交谈着。两城墙根的赵兰顶叔叔说:“后大滩来了很多八路军,是专打日本鬼子的”,有的老者说,以后城里日本鬼子不敢随便到后山来了……。他们是指李支队的到来和进驻大滩村一事。

1938年5月14日,毛主席电示朱德总司令员等“在平绥路以北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至关重要,请你们迅速考虑此事”。根据主席指示,于1938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敌后战场,派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和骑兵连组成大青山支队,在司令员李井泉、参谋长姚喆(后任司令员,张达志任政治部主任)的率领下,于9月初到达大青山腹地——大滩(现察右中旗大滩乡)。10月在归绥附近与杨植霖领导的大青山游击队会合。从此,陶林县至绥东镶兰、镶红旗、卓资县、旗下营、三道营,方圆几百里燃起了抗日烽火,抗日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

1938年至1940年,是开辟根据地阶段,在这期间我亲眼看到的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历历在目。

1939年夏季,一天夜里突然从自卫团方向传来密急的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吓得母亲叫醒我们,急忙背着小弟前面跑,我跟着跑出家门,进入南院碾场。在墙角下藏了起来。过了不久枪声停了,但夜深人静,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们只好返回家睡下。到了第二天听村里人讲,是八路军来夜袭围子自卫团的。后来才知道是李司令派来四支队一个排的兵力,收拾了自卫团的半数人马,缴获了敌人一个班的武器,步枪10支,手榴弹几十枚,还有不少子弹,利用这次缴获的武器,武装了八路军游击队一个武装班,是很鼓舞人心的。

夜袭围子后不久,自卫团的兵马撤走了,学堂也停办了。从此八路军声望大振。李支队地下工作人员经常到察汗哈达村围子内开展活动,村子里因有城墙比较隐蔽,就变成了八路军经常出入的落脚点。

另一方面,由于察汗哈达、巴日嘎斯太、那日斯太等村庄,有很多人在陶林、卓资山自卫团中干事,有的在旗公署和军队中任职。因此,日伪军、国民党军队相对很少来这里骚扰,八路军利用这一“三不管”地带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政策,建立了根据地。

1939年底至1941年间,李井泉和姚喆领导的游击队和陶三区的工作人员,经常往来于察汗哈达村。几百人大部队在夜间住下,白天转移到榆树沟等后山村庄开展工作。陶三区区长高鸿淼、绥中地委书记贾长命等同志。不分昼夜来往于察汗哈达村,以围子哈温老奶奶家为落脚点开展活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八路军一来,我母亲歌圣就安顿住处,烧茶做饭,传递信息。她还常常领着小儿子(肖国英)坐在围子城墙上做针线,为家里的八路军放哨,一天傍晚,八路军的一位姓冯的连长来到我家里,等办完事正准备睡觉的时候,驻金盆村的警备队来到村里,老人顺着城墙根。从房后把连长护送出围子。让他安全地奔向榆树沟。久而久之,八路军的同志们统称我母亲为“围子哈温老奶奶”(哈温是我父亲在清朝年间世袭的荣誉官职,村里人称我父亲为老哈温)。

我的父母亲特别重视子女们读书识理,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加之两个哥哥在外读书。负担已经很重了。我这个女孩子是否坚持读下去成为问题。

有一天地委书记贾长命来我家,办完事在交谈中说:“我们老区有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个最大的领导人,那里讲究男女平等,女同志里面也有许多当大官的”。陶山区区长高鸿淼同志多次鼓励我要坚持读书。因他对我们家庭很了解,又惯熟,直截了当地对母亲和我讲:“你父亲在镶兰旗公署任教育股长,官虽不大,但他是主管学校的。应把你姐弟二人送到卓资山小学念书嘛”!并说:“女孩子也要坚持读书,有了学问将来有用”。他们的这些话激励我克服困难.坚持读完小学、上中学。直到参加革命工作为止。我是我们村里,也是我们五姐妹中唯一离家读书闯天下的人,感到很幸运。

经过上述两次谈话,我深深感到八路军共产党的领导人,是替老百姓出主意、想办法,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人,他们是非常可亲可敬又可信赖的人啊!特别是在1941年夏天,我从厚和蒙古中学放暑假回家后的一天,冯连长等几个人又到我家开完会,在和我们交谈中对我母亲说:“哈温老奶奶很实在,我们相信你”,接着又说:“你们老大爷(阿葛理)是参加过世界闻名的‘百灵庙暴动’的人,是在正黄旗的纪松龄、纪贞甫,土默川的云泽、朱实夫等人的带领下干的,他是受过抗日教育的人,是个正直的人。”听他讲后,母亲特别激动。她对冯连长说:“你们八路军全是好人,简直成了神了,谁家是干什么的,好人坏人你们全知道”。从此以后,我母亲更加信任八路军,为八路军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尽力让他们吃好、休息好,工作方便安全。

综上所述,李支队的到来,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使敌人不敢在当地随意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提高了老百姓抗日斗争的信心,开辟了方圆几百里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了具体的抗日斗争策略,为最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民主政权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章来源:《察哈尔文化》专刊2015.2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293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