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领导讲话
传承发展察哈尔文化 提升乌兰察布影响力
 

传承发展察哈尔文化  提升乌兰察布影响力

——在2013年乌兰察布地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潘 小 平

 

地域文化已日益成为全国和全球学术界、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次乌兰察布地域文化论坛的举办,必将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对乌兰察布地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察哈尔文化的热切关注和交流探讨,必将对进一步传承发展察哈尔文化,推动乌兰察布经济、社会和文化互动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乌兰察布曾是察哈尔部驻帐、征战、繁衍的地方,因为从蒙元时期开始,英雄察哈尔的征尘便修饰了乌兰察布的千年风霜。作为蒙古大汗的亲军护卫和大汗驻帐的宗主部,察哈尔部起源于成吉思汗创立的护卫军怯薛,形成于北元时期的察哈尔八个鄂托克,兴盛于达延汗时期重新分封的察哈尔万户,始终与乌兰察布这片热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渊

    察哈尔与乌兰察布的地缘

    察哈尔部从其前身怯薛开始,就随历代大汗在乌兰察布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1210年,成吉思汗伐金,以怯薛军为主力的蒙古大军就从乌兰察布中部和锡林郭勒南部地区出发,以此拉开了东征西讨、南征北伐的序幕。窝阔台汗时期,乌兰察布更成为蒙古汗国的军事指挥中心。窝阔台汗不仅把九十九泉(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境内)作为前沿指挥所,而且将怯薛大中军护卫的行宫设在这里,避暑消夏。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将乌兰察布地区封给对蒙古汗国建有功勋的汪古部,使其成为能自主任命官员的中央直属腹地。北元初年,被称为“白鞑靼”(蒙语称察罕塔塔尔)的汪古部成为察哈尔部的成员,继而成为察哈尔部最早的八鄂托克之一。1480年,达延汗即位后,虽定都哈拉和林,但在乌兰察布仍建有行宫。据《明孝宗实录》记载,达延汗率部自明弘治年间开始冬入河套,夏回漠南宣大边外(今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和南部)驻牧,可见这个部落在这里定期游牧已成惯例。1498年,达延汗驻牧于今察哈尔右翼后旗克里孟、察汗不浪一带时,曾祭祀汗乌拉敖包(该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并在大同边外得胜堡与明朝通贡互市。北元末年,后金皇太极率满蒙联军突袭驻牧于宣府、大同以北的林丹汗,林丹汗率察哈尔部西走青海病逝。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儿额哲率察哈尔余部降附后金,这部分人被编为一个札萨克旗,安置于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在此前分散归降的察哈尔部人数众多,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16352月,后金将此前归附的察哈尔兀鲁特和喀儿喀等鄂托克部众与喀喇沁部人合编,建立了隶属于满洲八旗的蒙古八旗;1636年从蒙古八旗中抽调部分察哈尔牛录,加上16352月以后归附的察哈尔部众以及其他部落人,建立了隶属于蒙古八旗都统兼辖的八旗察哈尔。清军入关前,八旗察哈尔驻地在辽东,入关后,移居大同、宣府边外。至此,察哈尔部变为三部分:一是额哲亲王所属的察哈尔札萨克旗部众;二是新编隶属于蒙古八旗都统兼辖的八旗察哈尔,满文亦称“新察哈尔蒙古”;三是仍然在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中的原察哈尔籍蒙古人。

1675年,林丹汗长孙布尔尼反清失败后,清朝令追随布尔尼反清的八旗察哈尔左翼四旗两千官兵携眷驻防河南,将原札萨克旗察哈尔部众编入察哈尔八旗(也称“游牧八旗”),每旗设立总管,取消原来可世袭的昂邦章京。总管从蒙古八旗官员内简任,不准察哈尔人担任。1761年设都统一人驻张家口,总理察哈尔八旗事务。从此,察哈尔八旗不再属蒙古八旗都统兼辖,成为独立单位。察哈尔八旗自1675年移驻大同、宣府边外,仍按原来蒙古八旗都统兼辖的八旗察哈尔建制,编设左右两翼,每翼四旗。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其牧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长城;北界苏尼特及四子部落。继而又从八旗内抽调牧户,陆续增设了四个牧群,人们将察哈尔八旗和四牧群统称为“察哈尔十二旗群”。民国初年,设立察哈尔特别行政区,辖锡林郭勒盟十旗、察哈尔十二旗群及张北、多伦、凉城、兴和、陶林七县等。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屡有变迁。1954年,将察哈尔右翼四旗中的原正红旗和原正黄旗的北部地区变更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原镶蓝、镶红联合旗与原陶林县合并为察哈尔右翼中旗,以原正黄旗的大部分苏木和正红旗的一部分苏木为基础调整为察哈尔右翼前旗。目前,乌兰察布市的行政区划,除四子王旗外,均是察哈尔右翼四旗故地:卓资县、凉城县位于原镶蓝、镶红联合旗境内,集宁区、丰镇市位于原正红旗境内,兴和县、商都县位于原正黄旗境内,化德县位于原镶黄旗境内。从上述察哈尔基本历史沿革不难看出,是察哈尔浸透抑或是延续了乌兰察布的发展历程。

察哈尔与乌兰察布的文缘

察哈尔部素有“利剑之锋刃,盔甲之侧面”的著称,长期处于北元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完整地继承了北元的宫廷文化,集纳了民族风情、民族习俗、民族礼仪、民族婚礼、民族音乐、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宗教文化、历史遗迹、历史名人等蒙元文化的优秀遗产。在清代,虽然察哈尔被改编为总管八旗,远离了社会权力的中心,但是察哈尔部在蒙古诸部中依然是一个有着勇敢、尚武、坚韧、顽强等美名的部族。在军事上参加平定国内叛乱,驻防边关,抗击外国侵略者;在科技文化上,察哈尔部出现了上百名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诗人学者等杰出名人,代表着当时科学文化的最高水平,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乌兰察布。察哈尔文化不仅蕴含着草原文化中“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价值理念,而且为捍卫祖国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察哈尔文化中最值得挖掘、传承和弘扬的优秀基因。察哈尔文化同草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精神实质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乌兰察布还有国内外著名的庙子沟古人类遗迹、环岱海史前遗址、阴山岩画、契丹女尸、汗乌拉敖包、元代集宁路、净州路等重要文化遗迹;有北魏鲜卑文化、元明清以来的游牧文化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农耕文化等文化形态。基于上述特征,作为草原文化总根系的“直根”,察哈尔文化的定位应该是:既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体,又是宫廷文化的承载者,更是草原文化中的精粹。

应该说,乌兰察布是察哈尔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近千年来,察哈尔文化已深深根植于乌兰察布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是乌兰察布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察哈尔与乌兰察布文缘的一脉相承,文化与经济的深度相融,已被史实和世人所公认。这为乌兰察布发展文化事业,开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鉴于此,在乌兰察布大力弘扬察哈尔文化,深入研究察哈尔文化,继承察哈尔文化的先进性内容,对丰富草原文化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察哈尔文化是历经察哈尔部艰辛开拓、传承积蓄和不断创造而形成的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地域性文化。察哈尔文化很早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纪80年代初,乌兰察布热衷于察哈尔文化研究的人士,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把察哈尔文化作为整体对象开展研究,是乌兰察布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目标后实施的。自2005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高度重视察哈尔文化研究,进一步繁荣了察哈尔文化事业,发展了察哈尔文化产业,使乌兰察布的影响力、民族凝聚力、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软实力日趋显现。一是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察哈尔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和基本精神,阐述了察哈尔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奠定了察哈尔文化的学科基础。二是提出了察哈尔文化是草原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是草原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的核心观点,揭示了察哈尔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现实意义。三是推动察哈尔文化研究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学术领域。先后参加了全国性的各类文化论坛讲座,与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机制,使察哈尔文化研究的领域更加宽广。四是把察哈尔文化研究与乌兰察布市乃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阐述了察哈尔文化是乌兰察布文化强市建设中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资源,并已打造成为乌兰察布市乃至自治区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对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地区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乌兰察布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重视察哈尔文化品牌的打造,使得熔铸于人民群众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察哈尔文化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孕育地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软实力”。乌兰察布很多企业和相关产业,都以“察哈尔文化”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品牌,先后培育了20多个自治区驰名商标,许多知名品牌的形成,都是以察哈尔文化的内涵开发走出自治区、走向全国,带动企业跻身于自治区知名行列的。

    察哈尔与乌兰察布的续缘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一次次做出了英明决策,足已见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根植于乌兰察布的察哈尔文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今后,要把察哈尔文化传承好、发展好,需要着力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发掘和阐发察哈尔文化的精神价值。当前,开展察哈尔文化研究,重点是要把握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察哈尔文化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本质概括,是乌兰察布形成、发展及对外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力,在乌兰察布文化体系中居统领地位。在这些理念体系中,我们已经明确地把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概括为:“崇尚礼仪、包容开放、敬畏自然、忠诚勇武、恪守信义”这样五句话二十个字。崇尚礼仪,就是对察哈尔人仪表行为、礼貌规范特别是对蒙元宫廷文化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时注重谦恭礼让的礼仪风范;包容开放,就是察哈尔人顺应时代潮流、接受新事物、不断开拓进取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的博大胸怀、包容态度、豪放性格和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境界;敬畏自然,就是察哈尔人崇敬自然、顺应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与自然环境互为条件、和谐共存的密切联系;忠诚勇武,就是察哈尔人赤胆忠心、英勇善战的思想概括,体现了察哈尔人忠贞不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勇敢顽强的英雄主义精神;恪守信义,就是察哈尔人以诚配天、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以义为本、大道诚信的思想概括,体现了草原天地高远,民风淳朴,把崇信重义当做人生最重要的心灵约定。这些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察哈尔文化的核心理念,蕴涵着察哈尔人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察哈尔文化形态特征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察哈尔人的生存智慧、发展动力,而且在历史上为乌兰察布的形成发展、草原文化的兴旺发达注入了生机活力。对此,我们还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进一步发掘察哈尔蒙古族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其中蕴涵着的具有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引领风尚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察哈尔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到乌兰察布文化强市的长远发展中,无论建设文化设施还是开展文化活动,无论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突出察哈尔文化的先进理念,为弘扬察哈尔文化、建设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重视在文化产业化中实现察哈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察哈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要有一些文化通过成为产业、产品、融入市场来实现传承与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察哈尔文化中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相联系的生产、工艺等文化事项的传承,仍然需要保持和焕发原有工艺、技术,或者与新的技术、材料结合,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与市场结合,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及审美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价值,是其传承与发展的必要途径。目前,察哈尔文化特色产业在乌兰察布市已有了一定的凸显,以察哈尔文化为内涵、形式创建的察哈尔阿斯尔音乐、察哈尔毛植工艺、察哈尔奶产品、察哈尔服饰、察哈尔文化创意产业、察哈尔文化馆藏业等品牌享誉全区,这也是文化愈来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体现。察哈尔文化产业化有很大的现实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要创新发展方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打造、政策性扶持、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加快推进察哈尔工艺品开发、察哈尔文化产业园、察哈尔文化主题公园、成吉思汗斡尔朵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规模化推进、特色化发展。经过努力,把乌兰察布建设成“中国察哈尔文化研究开发保护基地”“中国察哈尔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促进察哈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保护其赖以存在的主客观环境。文化环境包括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方面。地理生态环境是察哈尔文化得以形成的客观空间。由于地理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草原生态应运而生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诸多文化习俗正濒临消失。这些都与地理生态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承与发展察哈尔文化必须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们在强化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要围绕自治区“8337”提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定位,在一些生态建设较好的区域融入察哈尔文化,打造原生态文化旅游版块,并为“风电之都”“中国薯都”“神舟家园”“草原皮都”等原生态品牌注入文化灵魂,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序推进。从社会人文环境来说,重视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的培育和壮大。这些年来,我们在谈察哈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候,讲的较多的是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是必须的,但又是不够的。从文化的社会人文环境来思考的话,在强调传承人的同时,必须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在察哈尔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如举办各类察哈尔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活动,尽可能地扩大参与面和受众面,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互动形成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只有让传承群体积极参与,才会使察哈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可靠的组织保障、群众基础和生机活力。

察哈尔文化是乌兰察布共有的精神财富,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乌兰察布的厚重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文化支撑。我们有责任加强研究和开发利用察哈尔文化这份丰厚的资源,充分展现察哈尔文化的魅力,把察哈尔文化作为乌兰察布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根基和特质,贯穿到文化发展的项目、活动、产品、品牌、设施等各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察哈尔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和竞争力,兴起乌兰察布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在座的各位都是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是保护和发展察哈尔文化的践行者,你们的睿智和研究成果,对察哈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共同携手为创造乌兰察布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3176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