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察哈尔名人
民国之后各界名人
蓉丽娟
 

蓉丽娟(19122006  女,本名杨秋雯,艺名蓉丽娟,出生于北京,祖籍察哈尔正蓝旗,祖姓巴鲁特,曾祖父曾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

蓉丽娟自小喜欢京剧,经常和哥哥一起跑到当时的北京城南游艺园看戏。后来家境日趋困难,父母看她喜欢京剧,而且嗓音也不错,就将她送去学戏,算是为她谋了一条出路。1925年,蓉丽娟正式踏入梨园是,拜琴师牟芝田先生为师,艺名就是牟先生给起的。牟芝田先生是前辈琴师蔡占奎老先生的学生,京胡拉的相当好。拜师后蓉丽娟专攻青衣和刀马花旦,唱腔由师傅亲授,练功则由北京女科班崇雅社武旦出身的师娘教习。

由于天资聪慧加上吃苦好学,拜师后很快就学会了《彩楼配》《浣纱记》《宝蟾送酒》等戏,当年就能登台演戏,15岁便在天津、北京挂头牌演出,17岁则在名角如云的上海滩红极一时,并应当时上海百代公司之邀灌制了唱片《四郎探母》《连环记》等。更难能可贵的是1929年春天她被上海龙马电影公司看好,参加了电影《梨园外史》的拍摄,这在当年的京剧演员中是不多见的。如今,中国电影已走过百年历程,国内参加过早期无声电影拍摄的演员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梨园外史》拍成后,电影公司在上海的《罗宾汉》等多家媒体上登广告、做宣传,热闹了好一阵子,票房收入也不错。从此,蓉丽娟更加走红。

蓉丽娟不但在京剧表演上造诣很深,做人也一身正气。1947年她正在沈阳演出,农历年三十,国民党东北“剿总”的官兵为了寻欢作乐,把在沈阳演出的京剧演员,特别是女演员都找了去,他们一边喝酒划拳,一边要演员们给他们演戏,有的还要女演员陪他们跳舞,因不满国民党当局对艺人的凌辱,蓉丽娟以辞演抗争,在她艺术生命的黄金时期愤然退出舞台。

新中国建立后,蓉丽娟焕发了艺术青春。1951年春,曹艺斌应邀参加哈尔滨京剧团的演出,蓉丽娟陪丈夫来到哈尔滨。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爆发,全国人民正在掀起一股捐献飞机、大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热潮。哈尔滨人民的热情很高,耳濡目染,蓉丽娟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也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正好当时哈尔滨的戏迷听说她到了哈尔滨,纷纷找剧场要求看她的戏。于是已多年退出舞台的蓉丽娟决定义演3天,收入全部捐献国家。蓉丽娟上演了自己的拿手戏《穆柯寨》《貂蝉》《天雨花》,她精湛的技艺再一次令哈尔滨观众折服。

义演结束后,蓉丽娟又与曹艺斌商量,让他也进行几场义演,为国出力。正好此时李少春、袁世海等所在的北京实验京剧团也到哈尔滨演出。蓉丽娟、曹艺斌和他们几个是老朋友,就在道外“新宾楼”为他们接风,当提到募捐义演之事,大家不谋而合。于是决定在商业演出的同时,北京、哈尔滨两个剧团合起来排几出好戏共同义演。

1956年,蓉丽娟重返舞台。1960年在大连戏校任教,北京战友京剧团和大连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王玉兰、李萍,都是她晚年的学生。由于成绩卓著,她被推选为大连市政协委员。

蓉丽娟一生为京剧事业奋斗,退休后依然关心下一代的培养,对慕名而来的青年演员有求必应,亲自示范,悉心辅导,一腔一韵、一招一式从不马虎,90多岁了还在发挥着余热,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4608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