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民俗风情
崇尚风俗
蒙古族头饰——用珠宝写成的诗

盛丽

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是蒙古族服饰最华彩的部时分,历经漫长岁月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它凝结着蒙古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是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不仅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民族情感,也融汇了超凡的想象和睿智的设计构思。

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头饰多以金银珠宝装饰而成,这除了自然环境和宗教信仰的因素外,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关,显示着民族个性和自尊心。蒙古族自古以游牧为主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式。即使到了近代,这种方式仍然占据着他们的生活。牧民自己的主要财富——牲畜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上,即显示出富有,也便于保存、迁徒。配饰又是富和美的象征,蒙古族妇女尤其喜欢珠光宝气的打扮自己,用浑身披挂来形容都不过分。头饰更是他们的最爱。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青铜器时代,蒙古高原就有了头饰的制作工艺。从遗存文物中发现的耳环、耳坠、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民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匈奴、鲜卑游牧民族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头饰多采用金银蚌、玉石、水晶、玛瑙、金属等原料制作,其结构和形态类似于近现代鄂尔多斯和察哈尔妇女的头饰,整个装饰纹样显示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爱好。到了蒙元时期,民族手工技艺的发展更趋进步,头饰以多、大、重为美,其宝石种类、工艺造型、图案纹样之豪华程度可以说历史少有。如今民间流传下来的头饰,大多是清代的遗存。清代时期对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致使部族间经济状况、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区别愈加明显,也促进了部族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这一时期头饰的造型更趋向纤细、复杂和精致,呈现出或雍容华贵,或古朴凝重,或精致秀美,或简约大方的鲜明特色。一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其头饰轻者三四斤,重者达十几斤。这些头饰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根植于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文化载体,诠释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艺绝美的见证。

蒙古族除了在内蒙古自治区聚居外,在国内多省区也有分布,因此头饰的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头饰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落也因地域不同而略显差异。有的部落还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有的地区在戴法上也有讲究,与头饰组合的饰件更是多达几十种,如鄂尔多斯、土尔扈特、和硕特、乌拉特、喀尔喀、杜尔伯特、巴尔虎、察哈尔、布里亚特、乌珠穆沁、科尔沁头饰,有簪、钗发夹、扁方、步摇吉祥座、耳坠、珠链及各类坠环银链、装饰性大耳环、金银项圈等,装扮起来可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头饰的结构有石竹帘坠式盘羊角式、簪钗组合式、帽子辫套式、珠链辫套组合式、额箍后帘组合式等几十种。工艺上多采用捶打、编结、花、镶嵌雕纹等技法。饰件图案以各种花卉、虫草、盘肠、吉祥纹样居多,造型精美,玲珑剔透。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巴尔虎、科尔沁头饰可以说最具代表性,是其中的精品。

清代头饰制作讲究,大量使用金银、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琥珀、玉石、珍珠等材料,外形特征变化很大,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头饰都是以红色为基调,这与蒙古族民族信仰有关。红珊瑚色泽纯正,与珍珠,琥珀并为三大有机宝石,是祭佛的吉祥物,称为瑞宝,寓意驱凶避邪吉祥富贵,是幸福和永恒的象征。松耳石不仅其色泽艳丽,据说它还是神的赋予。白银象征着圣洁,也深受蒙古族的追崇。因此,蒙古族服饰、佩饰上多用它们来做装饰物。

文章来源《察哈尔文化》专刊2014.1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242242